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新闻详情
联海生物科技稳增长新“三招”

  海门日报 2013年08月07日


       “原来出钱请别人前来收购的木薯废渣和生物污泥,现在成了赚钱的宝贝。”昨日,江苏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京见到记者时说,变废为宝,今年至少降本增收700万元。

 

  位于临江新区的联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丁醇、丙酮的循环经济利用的示范企业。2008年正式投产以来,该公司科学应对金融危机,合作兴办了联海维景公司,利用联海维景的废水作为原料,降低成本。同时利用生产的废渣,兴建了联海热电,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销售给正托气体公司作为原料。还合资兴建了联普化学,对企业主产品进行衍生,利用生产的二氧化碳生产工业用二氧化碳产品。一个联海科技产业链短短几年串出了4个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,去年整个联海生物科技产业链销售超过10亿元,入库税金达到4000万元。

 

  今年以来,联海生物科技发展又遇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相似的境地,原材料价格上涨,成品价格很难上去。“这种价格倒挂,迫使企业在内涵发展上再提升。”王振京说,今年他们实施了新“三招”,即资源综合利用、产品档次提升和海外建立原料基地。正因为主动应对的招数见效,上半年联海生物科技产业链实现稳增长的目标,应税销售超过7亿元,增幅在20%以上,入库税金接近2000万元。

 

  联海生物科技是用木薯作为主原料,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木薯渣和生物污泥,堆放在场地会影响环境。今年该公司投资400万元,实施资源综合利用,变废为宝,将木薯渣和生物污泥生产成为有机粉,作为有机蔬菜等生产的肥料,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,目前年产能2万吨,可增加收入700万元。随着企业产能的提升,有机粉的规模还会扩大,目前已经开发出了高档有机粉,每吨销售价达到1000元。

 

  把主导产品由化工原料向能源燃料升级,是联海生物科技提升产品档次的创新重点。今年该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,进行技术攻关。到目前为止,生产燃料醇的技术工艺已经成熟,即将投入生产试验。这个产品的转型升级,企业可以增加15%的应税销售。同时,通过工艺改造、技术创新,将工业用的二氧化碳升级为食品级二氧化碳,附加值增加30%以上。联海维景公司投入2000万元,实施产品深加工,8月份投产;联普化学的二期工程加快建设,竣工后产能可达到10亿元。今年为了有效保障企业主要原料木薯供应,降低成本,该公司走海外发展之路,到东南亚建立木薯收存加工基地,目前已在两个国家建立了基地,今后还将进一步拓展基地规模。

 

    “创新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,人才是关键。”副总经理王振京说,联海生物科技短短几年就跻身金牌企业,产业链集聚了6家企业,离不开企业聚才、用才。联海生物科技产业链做大做粗是今后发展的重点。他们将加大人才集聚与培养力度,让每个加盟企业的人才都能够有用武之地,都能够成才、长才。

 

电话咨询

短信咨询